听风赏析|音乐 青衣泪|逝去的风烟,远去的心境
逝去的风烟,远去的心境
-浅析《七律·童年看采茶戏》
作者|枕雨听风
采茶戏,是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传统戏曲类别。采茶戏顾名思义就是民间人们采茶劳作中产生,并衍生出来的,随着传承与发展而形成一个戏种。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,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,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。2006年5月20日,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随着历史的发展,它已淡出历史舞台。如今,在某些地方虽还能看到采茶戏的表演,但已经失去那个年代的原汁原味了。
这首七律写的是童年看采茶戏的情形。“山描黛色草含香”,首句景物描写,点明时间。山描黛色,草含香,正是谷雨前后,采茶的季节。承句“板凳轻扛入戏场”,看似信手拈来却很生动。这场景对于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是很熟悉的,当时,农村看戏都是自家搬着板凳去占位。
“大幕徐开邻女俏,南腔一起客情伤”,颔联描写戏的内容,那时民间传唱的戏无非是说郎才女貌,俩情相悦,私定终身最后却棒打鸳鸯等情节。这里“邻女俏”、“客情伤”已然点明剧情:一对青梅竹马,两小无猜的恋人,因世俗的原因劳燕分飞,天各一方,相思成殇。一俏一伤形成鲜明对比,让人感慨万分。此句中的“大幕”、“南腔”、都是戏曲专有名词,加上准确的动词“徐开”、“一起”加以修饰,读者一看便心领神会。这寥寥几字,准确地概括了戏曲的内容,用笔可谓凝练深刻。
看着这哀怨的戏,观众会是什么反应呢?“小儿窥破妆三味,老汉陪干泪几行”,小孩未曾被剧情所动,只“咿咿呀呀”模仿剧中人物或哭、或笑、或喜、或嗔……而老者却沉浸在剧情中,陪着流下几行泪。此处“小儿窥破”,真的是窥破了么?那只是相对大人沉浸其中,情感不能自拔而言的。小孩因为不谙世事,以最纯真最自然的眼去看东西,正所谓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,那台上的戏也只是戏,人物的笑与哭,也只是笑与哭而已,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,也不懂悲欢离合。所以还嘻闹着,跟着模仿。这三味,实则人生百味。老者因经历了世事变迁,与剧中情景产生共鸣,那是看着别人的故事,流着自己心底的泪。
中二联对仗工稳,用典精当无痕,且毫不晦涩,令人心领神会。并以对比手法,刻画剧情与观者的反应,戏里戏外情景交融,意蕴无穷,引人深思。
“曲尽人归蛙鼓闹,烟村暧暧月微茫。”曲终人散,蛙鼓声声,烟水萦绕的山村上空,月影茫茫,有一种淡淡的哀伤之意。这是看完戏的情景,此处景语亦是情语,好像观众的情绪在蔓延,人们还沉浸在戏中人物的悲戏离合中,情绪难以排遣。
整首诗作格律准确无讹,语言凝练流畅,描摹细腻形象,练字到位,寓情于景,条理明晰,按时间顺序层层深入,让读者如临其境。作者以隽永生动的文笔,沉稳的笔触,厚重的情思,珍藏了一段美好的记忆,也重现了儿时看采茶戏原生态的历史画面,令人称道!
当那些民间的艺术瑰宝正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,我们感叹的同时,真希望还有文字能将之记着,让后人看到。而更多的时候,那些消逝的事物我们只能在记里搜寻了。历史的风烟带走了一些事物,同时也飘散了远去的心镜。
附原玉:
《七律·童年看采茶戏》
作者|竹溪钓叟
山描黛色草含香,板凳轻扛入戏场。
大幕徐开邻女俏,南腔一起客情伤。
小儿窥破妆三味,老汉陪干泪几行。
曲尽人归蛙鼓闹,烟村暧暧月微茫。
ZYTF
ZHENG YU TING FENG
枕雨听风原创小轩分享
原创小说|原创诗词|原创散文随笔|
原创诗歌|原创摄影|原创音乐心情|
图 片丨网 络丨丨编 辑丨枕 雨 听 风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微信公众号:zytfycxx 丨 QQ:286555492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e0331j576zs